- 相关文章
阿培利司作为首个获批用于PIK3CA突变HR+/HER2-乳腺癌的PI3Kα抑制剂,其长期治疗中高血糖的发生率及管理策略是临床关注的焦点。基于SOLAR-1和BYLieve试验的长期随访数据,结合真实世界研究,本文系统梳理了高血糖的风险分层、动态监测及生活方式干预策略。
高血糖风险分层与动态监测
SOLAR-1试验的机器学习模型(模型7)通过基线空腹血糖(FPG)、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、体重指数(BMI)、单核细胞计数和年龄5项指标,将患者分为高风险(90.6%发生3/4级高血糖)和低风险(6.7%发生3/4级高血糖)组。高风险患者中,94%需使用降糖药物,其中41.5%需≥3种药物联合治疗;而低风险患者中,仅61.4%需1种药物。BYLieve试验的外部验证显示,低风险组3/4级高血糖发生时间显著延迟(HR=0.367,P<0.0001),进一步证实了风险分层模型的临床价值。
动态监测方面,纪念斯隆-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建议:治疗初期每3个月检测FPG和HbA1c,稳定期延长至每6个月;高风险患者需每周监测血糖,直至血糖稳定。基线BMI≥25kg/m²或HbA1c≥5.7%的患者,高血糖发生率显著升高(P<0.001),需加强监测频率。
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管理
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糖管理的基础。饮食调整方面,推荐低碳水化合物饮食(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≤40%)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(如全谷物、蔬菜),可降低血糖波动幅度。纪念斯隆-凯特琳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,饮食干预可使3级高血糖发生率降低18%。运动方面,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瑜伽)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降低FPG水平0.5-1.0mmol/L。
药物管理需分层施策。对于基线HbA1c<7%的患者,首选二甲双胍(起始剂量500mg/d,最大剂量2000mg/d);若HbA1c≥7%,需联合SGLT2抑制剂(如恩格列净10mg/d)或GLP-1受体激动剂(如利拉鲁肽1.8mg/d)。SOLAR-1试验中,高风险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比例达33%,需注意避免低血糖风险(血糖<3.9mmol/L时调整剂量)。
长期预后与治疗依从性
高血糖管理直接影响阿培利司的疗效。SOLAR-1试验显示,高风险组因高血糖停药的比例为16.7%,显著高于低风险组的2.6%;但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相似(11.0个月 vs. 10.9个月),提示早期干预可抵消高血糖对疗效的负面影响。真实世界研究(BYLieve队列)进一步证实,规范管理高血糖的患者,6个月PFS率达50.4%,显著优于未规范管理组(35.6%)。
在印度,阿培利司作为原研药物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上市,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。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阿培利司的仿制药LuciAlpe也已在老挝成功上市。LuciAlpe由老挝知名药企卢修斯制药精心研制,并已获得老挝卫生部门的批准上市,这无疑为国内外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。老挝版的LuciAlpe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,确保了其合法生产和优异的质量,因此患者可以放心选择使用。如需用药,可在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:www.ingpharma.com下单。www.ingpharma.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,若有疑问,可咨询印度全球药房客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