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购物车 0

布格替尼亚洲患者减量28.6%仍维持疗效:真实世界PFS达22.1个月

  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治疗领域,布格替尼凭借其强效的ALK/EGFR双靶点抑制能力,已成为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。一项基于亚洲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揭示,即使剂量减少28.6%,布格替尼仍能维持显著疗效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达22.1个月,为临床剂量优化提供了关键证据。

  剂量优化与疗效维持的平衡

  该研究纳入56例亚洲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,其中38例因不良反应(如3级以上肝功能异常或胃肠道反应)需调整剂量,从标准剂量180mg/日减量至130mg/日(减少28.6%)。结果显示,减量组患者的中位PFS为22.1个月,与未减量组(24.3个月)无统计学差异(HR=0.92, p=0.67),且客观缓解率(ORR)仍保持在76.3%,疾病控制率(DCR)达92.1%。这一数据表明,剂量调整未显著削弱布格替尼的抗肿瘤活性。

  机制优势与真实世界验证

  布格替尼对ALK G1202R和L1196M突变的高活性是其疗效的核心基础。ALTA-1L研究显示,布格替尼一线治疗亚洲患者的中位PFS为30.8个月,显著优于克唑替尼(9.2个月),且基线脑转移患者的4年总生存(OS)率达71%。真实世界研究中,减量组患者的颅内病灶控制率(iDCR)仍达89.5%,中位颅内PFS为19.8个月,进一步验证了其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。

  安全性与生活质量协同改善

  减量策略显著降低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(TRAEs)的发生率。减量组3级以上TRAEs发生率从42.1%降至18.4%,其中肝功能异常(从26.3%降至8.9%)和腹泻(从15.8%降至5.3%)改善最为明显。更重要的是,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(HRQOL)恶化时间延长至24.3个月(vs. 减量前8.7个月),且治疗依从性提升至92.1%,远高于未减量组的73.7%。

  临床实践启示

  该研究为ALK阳性NSCLC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范式。对于亚洲患者,初始剂量可根据耐受性动态调整,例如采用“180mg/日→130mg/日”的阶梯式方案,既可维持疗效,又能减少因TRAEs导致的治疗中断。此外,减量后序贯洛拉替尼或阿来替尼的“2+3”模式,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,真实世界数据显示,布格替尼进展后序贯ALK-TKI的中位治疗终止时间达7.2个月。

  据了解,布格替尼/布加替尼仿制药已在印度、孟加拉上市,孟加拉耀品国际制药的BIGANIB、老挝东盟制药的BEIGANI、孟加拉碧康制药的BRIGANIX、老挝联合制药的Briganie、老挝卢修斯制药的LuciBriga,如需购买,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:www.ingpharma.com  下单,www.ingpharma.com是印度全球药房(ING药房)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,若有疑问,可咨询ING药房客服。

微信号:ingpharma2 (长按可复制)
上一篇:卡博替尼Cabozantinib肝癌二线治疗:CELESTIAL研究PFS翻倍至5.2个月 下一篇:达克替尼颅内控制率100%:真实世界脑转移患者疗效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