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关文章
维奈克拉(Venetoclax)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BCL-2抑制剂,通过选择性抑制抗凋亡蛋白BCL-2,恢复肿瘤细胞凋亡程序,已成为急性髓系白血病(AML)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CLL)的核心治疗药物。
一、剂量爬坡策略:降低肿瘤溶解综合征(TLS)风险的核心
NIH发布的全球III期Viale-C试验(纳入211例新诊断AML患者)显示,维奈克拉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(LDAC)可降低25%的死亡风险,中位总生存期延长3.1个月。该研究采用“剂量爬坡”方案:第1天100mg、第2天200mg、第3天起400mg/日,28天为1疗程。此设计基于药代动力学研究——维奈克拉的Cmax和AUC随剂量阶梯式增加,而TLS风险与初始肿瘤负荷直接相关。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王建祥教授解读数据时强调,通过逐步增加剂量,可使患者白细胞计数从基线水平(中位25×10⁹/L)降至安全范围(<10×10⁹/L),同时监测血尿酸、钾、磷等指标,将TLS发生率从单药治疗的13%降至联合治疗的2%。
二、血细胞减少的剂量调整:平衡疗效与安全性
血液学毒性是维奈克拉最常见的不良反应。Viale-C试验中,联合治疗组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达61%,但仅3%患者需永久停药。临床建议如下:
诱导治疗期:即使出现4级血细胞减少(如中性粒细胞<0.5×10⁹/L),也应维持足剂量治疗,直至疾病缓解。
缓解后维持期:若首个疗程后再次出现4级血细胞减少且持续>7天,可推迟下一疗程,待血象恢复至1-2级后,以相同剂量重启治疗;若后续疗程仍反复出现,可将疗程从28天缩短至21天。
支持治疗:联合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-CSF)可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(中位4天 vs. 7天),降低感染风险。
三、肝肾功能损伤的剂量调整:基于代谢途径的个体化方案
维奈克拉主要通过CYP3A酶代谢,肝功能损伤显著影响药物暴露量。一项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,重度肝功能损伤(Child-Pugh C级)患者的AUC较正常人群增加2.7倍,因此需将剂量降低50%。对于肾功能损伤患者(肌酐清除率≥15ml/min),因药物主要经胆汁排泄,无需调整剂量。
四、药物相互作用的剂量调整:CYP3A抑制剂/诱导剂的关键影响
维奈克拉与强效CYP3A抑制剂(如酮康唑、伏立康唑)合用时,其Cmax和AUC可分别增加3.2倍和7.8倍,导致TLS风险升高。临床建议:
剂量爬坡期:禁止合用强效CYP3A抑制剂;若必须使用,需暂停维奈克拉治疗。
维持治疗期:若合用中效CYP3A抑制剂(如红霉素),维奈克拉剂量需减少50%;若合用强效诱导剂(如利福平),则需增加剂量至600mg/日以维持疗效。
维奈克拉仿制药已在孟加拉和老挝上市,版本较多,有孟加拉碧康制药生产的ventanix,孟加拉耀品国际生产的venex,孟加拉珠峰制药生产的ventoxen,老挝南塔金象药厂生产的venke,老挝东盟制药生产的ventok,如需买药,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:www.ingpharma.com下单。